行業新聞
廣東中山市民零距離體驗智能電錶
12月15日,廣東電網公司中山供電局邀請市民及媒體,開展了智能電錶體驗及充電站體驗宣傳活動,參觀博覽中心綜合電動汽車充電站、中山供電企業文化展館及計量檢定實驗室,體驗充電站+共享電動汽車運營模式,讓市民及媒體人充分認識智能電錶,倡導綠色健康發展,展示了中山供電局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良好形象。
“電能表安裝到位前都依法經過一系列嚴格檢定,自動化的檢定臺能有效減少人爲計量誤差引起的計量糾紛,提高檢定質量和效率。”計量中心質量監督高級專責陳菁介紹說。當天,50多位應邀客戶代表及媒體參觀了電能表檢定實驗室,深入瞭解智能電錶統一接受檢測、智能電錶質量監控管理情況。通過親身感受,各界人士對電力計量公平性、公正性給予充分的理解和信任。
據悉,爲落實“十三五”期間國家建設智能電網要求,中山供電局在2016-2017年爲全市約70萬客戶免費升級智能電錶,安裝低壓電力用戶集中抄表系統設備,奠定“智能家居”的堅實基礎。智能電錶如何“智能”?智能電錶是智能時代下電力系統的重大創新與發展,爲用戶實現足不出戶交費,遠程控制,短信提醒等多種服務功能,爲廣大電力客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供電服務。
部分居民客戶反映,感覺安裝智能電錶後“用電量變多了”?其實並不是,只是智能電錶比傳統電錶更爲敏感,任何細微的電流都會被記錄。而不少家庭此前並不注意一些用電細節,例如關掉電視或者電腦後,屏幕上的電源開關還亮着,或者電腦在待機狀態,各種充電器還插在電源上……這樣用電量儘管很微小,但是也會被記錄下來,累計下來整個電量就會略有增加。注意細節,自然而然就可以降低電費。
在提問環節,市民李先生問:“智能電錶如何確保準確?”市場營銷部計量管理專責回答說,中山供電局電錶檢定工作接受中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監督管理。再者,計量中心用於電能表檢定的試驗設備,均經過廣東省計量院和廣東省電力科學研究院檢測合格和授權,負責檢定的技術人員均取得廣東省計量院發出的計量檢定員證。智能電錶在合格出廠後,還必須進行包括氣候環境影響試驗和誤差試驗等100多項檢測,合格後才能安裝使用。若某批次電錶驗收合格率低於99%或有3只及以上電錶存在同一質量隱患問題,都會進行批量退貨處理。
另外,市民參觀了博覽中心綜合充電站,體驗了電動汽車充電、駕駛全過程。據瞭解,2017年,中山供電局創新開展汽車充電設施運營管理模式,積極探索汽車充電設施市場化運營管理模式,建立汽車充電設施運維管理機制,加強充電設施運營管理系統測試應用,加快電動汽車電能替代的推廣。同時,創新開展電動汽車富餘電量利用研究,探索利用電動汽車電池作爲蓄能設備,實現電網系統移峯填谷;將電動汽車每日富餘電量上網銷售,利用充電電費與富餘電能銷售收入的差額降低客戶養車成本,助推電動汽車推廣普及,實現電能消費規模進一步擴大。